月滿中秋,共享團圓
來源:合肥世界外國語學校 作者:葛珊珊 發布日期:2021-09-18 瀏覽次數:6079
小知識
每逢佳節倍思親。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中秋是一年秋季的中期,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團圓節”。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昭示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聽中秋
在這團圓的節日里,為了豐富孩子們的節日文化生活,讓孩子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9月14日—9月17日,我校國小學部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喜迎中秋佳節。
聽中秋,了解傳統文化。語文課上,老師們通過故事、圖片、學唱歌曲,讓孩子們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及美好傳說,借助有趣的韻律游戲幫助孩子了解中秋節的含義,知道中秋節是個團圓的節日,寄托了對親人的思念。
孩子們歡聚一堂,聽著中秋節的故事、唱著中秋節的兒歌,在聆聽故事的同時了解中秋節的習俗,感悟中秋節的意義。
畫中秋
“畫中秋,聊團圓”。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親自動手做手抄報,抄寫與中秋相關的古詩,繪出自己對中秋的理解。
中秋的月兒圓圓、中秋的月餅香香、中秋的話兒甜甜、中秋的快樂多多。老師與孩子們一起猜燈謎、品嘗美味的月餅。
“活動即教育”。此次迎中秋活動讓同學們了解了中秋節的由來,傳承了中華傳統文化,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魅力。在動手實踐中,感知了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激發了同學們愛祖國的情感,增強了同學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小知識
每逢佳節倍思親。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中秋是一年秋季的中期,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團圓節”。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昭示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聽中秋
在這團圓的節日里,為了豐富孩子們的節日文化生活,讓孩子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9月14日—9月17日,我校國小學部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喜迎中秋佳節。
聽中秋,了解傳統文化。語文課上,老師們通過故事、圖片、學唱歌曲,讓孩子們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及美好傳說,借助有趣的韻律游戲幫助孩子了解中秋節的含義,知道中秋節是個團圓的節日,寄托了對親人的思念。
孩子們歡聚一堂,聽著中秋節的故事、唱著中秋節的兒歌,在聆聽故事的同時了解中秋節的習俗,感悟中秋節的意義。
畫中秋
“畫中秋,聊團圓”。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親自動手做手抄報,抄寫與中秋相關的古詩,繪出自己對中秋的理解。
中秋的月兒圓圓、中秋的月餅香香、中秋的話兒甜甜、中秋的快樂多多。老師與孩子們一起猜燈謎、品嘗美味的月餅。
“活動即教育”。此次迎中秋活動讓同學們了解了中秋節的由來,傳承了中華傳統文化,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魅力。在動手實踐中,感知了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激發了同學們愛祖國的情感,增強了同學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