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銳·研學】探尋徽州之味,盡顯中銳之風(二)
來源:合肥中銳學校 作者:左海燕、胡亞棟(學生) 發布日期:2023-04-28 瀏覽次數:4036
徽州是一座沒有屋頂的博物館,她很年輕,是個80后;她也很神秘,穿梭數千年時光,凝固了歲月,驚艷著世人。4月27日,中銳的00后們懷著激動而又期待的心情,開啟了第二日探尋徽州文化之旅。
守拙園 拜師禮
一路上,同學們歌聲陣陣,笑聲朗朗。曲徑通幽,“守拙”園悄然而至。同學們有序下車,眼前“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竹桑竹之屬”,真乃桃花源也。陶翁在追尋人生之道,中銳學子也在探尋做人求知之理。
自古以來,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上午10時,高一、高二六百多名學生齊聚禮儀廣場,在這里舉行拜師禮活動。所有的學生認真嚴肅,作揖鞠躬。一拜孔子,追慕先賢;再拜恩師,表達謝意。感謝老師教授知識,感恩老師教會做人。最后,兩位學生代表向老師們敬茶表達敬意。
師生之情純潔而又深厚,不忘老師的叮囑,是每一位中銳學子的“名言警句”。
徽州糕餅博物館 屯溪老街
徽州糕餅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家以糕餅為主題的博物館。同學們有序跟隨著講解員的步伐,開啟了“一年四季”,走過了“一生一世”。步入大廳,映入眼簾的是鎮館之寶——巨石碾和糕餅磨具。石碾有著200多年歷史,重2500公斤。繼續往里走,徽州人用精美的糕點講述了一個人從出生、成長、婚慶、外出經商到離世等各個不同的階段,有趣又有味。穿過了展覽區,同學們又來到了制作區,甜香味彌漫整個空間,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嘗一口。
午后,同學們跟隨導游來到了屯溪老街,走進糕餅世家“胡興堂”,一口黃山燒餅,香、咸、酥、脆,齒頰留香——原來,徽州文化是可以“吃”出來的。
徽州文化博物館
“春盈歙縣繁榮地,福滿徽州浪漫天?!弊哌M徽州文化博物館,同學們不僅了解到古徽州“一府六縣”的悠久歷史,還欣賞了“粉墻黛瓦、天人合一”的精美建筑,當然還領略了“無徽不成鎮”的徽商文化。在博物館中,房子會走路,雕像會說話,每一件藝術品仿佛都有了呼吸。同學們佇足、聆聽、撫摸、遐想……穿越千年,在博物館相遇,完成了古今對話。傳承民族文化,彰顯愛國之情。
老一代徽州人用勤勞和汗水凝聚了徽州文化,而我們也將用自己的智慧和奮斗開啟中銳美好的明天!
徽州是一座沒有屋頂的博物館,她很年輕,是個80后;她也很神秘,穿梭數千年時光,凝固了歲月,驚艷著世人。4月27日,中銳的00后們懷著激動而又期待的心情,開啟了第二日探尋徽州文化之旅。
守拙園 拜師禮
一路上,同學們歌聲陣陣,笑聲朗朗。曲徑通幽,“守拙”園悄然而至。同學們有序下車,眼前“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竹桑竹之屬”,真乃桃花源也。陶翁在追尋人生之道,中銳學子也在探尋做人求知之理。
自古以來,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上午10時,高一、高二六百多名學生齊聚禮儀廣場,在這里舉行拜師禮活動。所有的學生認真嚴肅,作揖鞠躬。一拜孔子,追慕先賢;再拜恩師,表達謝意。感謝老師教授知識,感恩老師教會做人。最后,兩位學生代表向老師們敬茶表達敬意。
師生之情純潔而又深厚,不忘老師的叮囑,是每一位中銳學子的“名言警句”。
徽州糕餅博物館 屯溪老街
徽州糕餅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家以糕餅為主題的博物館。同學們有序跟隨著講解員的步伐,開啟了“一年四季”,走過了“一生一世”。步入大廳,映入眼簾的是鎮館之寶——巨石碾和糕餅磨具。石碾有著200多年歷史,重2500公斤。繼續往里走,徽州人用精美的糕點講述了一個人從出生、成長、婚慶、外出經商到離世等各個不同的階段,有趣又有味。穿過了展覽區,同學們又來到了制作區,甜香味彌漫整個空間,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嘗一口。
午后,同學們跟隨導游來到了屯溪老街,走進糕餅世家“胡興堂”,一口黃山燒餅,香、咸、酥、脆,齒頰留香——原來,徽州文化是可以“吃”出來的。
徽州文化博物館
“春盈歙縣繁榮地,福滿徽州浪漫天?!弊哌M徽州文化博物館,同學們不僅了解到古徽州“一府六縣”的悠久歷史,還欣賞了“粉墻黛瓦、天人合一”的精美建筑,當然還領略了“無徽不成鎮”的徽商文化。在博物館中,房子會走路,雕像會說話,每一件藝術品仿佛都有了呼吸。同學們佇足、聆聽、撫摸、遐想……穿越千年,在博物館相遇,完成了古今對話。傳承民族文化,彰顯愛國之情。
老一代徽州人用勤勞和汗水凝聚了徽州文化,而我們也將用自己的智慧和奮斗開啟中銳美好的明天!
- 上一篇:守師德初心,綻師風之美
- 下一篇:“培訓+演練” 筑牢校園消防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