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合肥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價三等獎
來源:合肥世界外國語學校 作者:王卓言 發布日期:2015-10-24 瀏覽次數:12153
10月22日,合肥市2015年普通高中教育教學工作會議在合肥十中新校區召開。合肥市教育局相關領導對2015年高中教育教學綜合評價做了分析報告,對獲獎的高中學校進行了表彰,并對當前面臨高考改革大環境下,如何做好高中教育教學工作,鼓勵高中的多樣化發展做了具體要求。
合肥市高中教學質量綜合評價從七個維度進行評價,包括高考成績、學業水平考試、學生特長表現、課程改革、教師專業發展、學生身心健康和校園安全。從2011年至今,在眾多學校的激烈角逐中,合肥世界外國語學校連續五年榮獲“合肥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綜合評價三等獎”,這一成績在同類學校中是不多見的。
世外堅信,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一所好學校能夠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礎。作為市級示范高中隊伍里一所以多元化辦學為特色的學校,世外學校究竟為學生的求學涯注入了怎樣的正能量?
堅持素質教育,立德樹人潤物無聲
“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邵忠德校長介紹,世外堅持生活即教育,有效利用寄宿制學校特有的辦學優勢,寓養成教育于校園生活的各方面,潤物無聲營造良好育人氛圍。高中部通過研學旅行、磨練意志遠足活動、志愿者服務、模聯、社團建設、學生伙管會,通過十佳班級創建、社團建設等活動,培養學生主人翁意識,開拓視野,增強其社會責任感。近年來,世外學子的研學足跡已遍及蘇州,曲阜等歷史文化名城;健美操、羽毛球等社團培養出的優秀學子也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嶄露頭角,高三學子張希辰榮獲2015年省羽毛球競標賽單項雙打第一名;黃佳慧同學榮獲合肥市第四屆中小學生校園主持人大賽二等獎;高中健美操隊,在省市級健身操舞錦標賽,分獲大眾健身操高中組冠軍和健身操組特等獎;高中部志愿者隊伍,更成為校園內外一道流動的文明風景線。
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教學質量
倍受關注,關系萬千家庭和莘莘學子命運的高考,是衡量一所學校教學成果的永恒主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面臨高考重大改革的新形勢,世外不斷深化新課改理念,推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加強對考綱的研究,構建自主探究模式的“高效課堂”,推進教學模式創新改革,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教學質量。近年來,高考成績不斷刷新紀錄, 2015屆195人參加高考,一本達線52人,本科達線130人,本科達線率63.4%,位居合肥市同類普通高中前列。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專業化成長
世外以習總書記做四有教師思想為指導,抓好師德師風建設、首席、骨干、教壇新星評選、青藍工程,促進教師隊伍建設。高中部張永國校助有著如下闡釋——打造全員教研型團隊,構建高效課堂,以研促教;課外,結合寄宿制學校特點,關注學生成長,做走進心靈的良師益友。2015年,杜鮮衛老師獲市政府頒發的合肥市優秀教師獎,多名教師在課堂教學評比中獲獎。
堅持差異化、錯位發展,多樣化高中更“接地氣”。
《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 “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推進培養模式多樣化,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的發展需要。探索發現和培養創新人才的途徑。鼓勵普通高中辦出特色。“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是基于國情及教育發展實際,加速實現我國從“人口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滿足每個“不同潛質高中學生發展需要”的發展愿景。在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同時,應試、分數帶來的印記仍不可磨滅,激烈的競爭使許多學校的辦學理念、管理方式等日益趨同,學校過去積累下來的地緣性、文化性、個性化差異逐漸消解,在拼成績、輕能力的競爭誤區中,不僅磨滅了個體鮮活的差異性,也付出了犧牲學生個性發展的巨大代價。世外始終認為,好教育的定義應當量身定制最適合學生自身發展的教育,最大化的發掘潛力,鼓勵個性發揮發展,培養創新能力。學校多年來積極提升生源質量,但如果完全按照省重點名校的教育教學管理思路,可能還是會讓學生“水土不服”。因此,世外走出了自己最“接地氣”的道路,結合辦學實際,在重視普通類升學的同時,因材施教,開展美術、聲樂、播音主持、表演編導等特長教育,適應不同學生的能力傾向,拓展成才渠道。2015年高考,一大批優秀學子從世外走進南航、中國傳媒大學、沈陽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等重點院校,開始描繪人生新的藍圖。
加速教育國際化步伐,滿足社會多樣化教育需求。
當前,合肥被納入“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范疇,成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這是合肥繼被定位為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加速建設“大湖名城、創新高地”征程中,再次迎來國家層面戰略新機遇。隨著經濟發展的加快,大量外來資本注入,急需培養一批精通相關外語、熟悉國際規則、適應未來競爭的人才;迫切需要更為細致、專業的優質教育環境,滿足在肥外籍人士子女及本國學生的國際教育需求。
為適應基礎教育國際化的發展潮流,滿足社會多樣化的教育需求,世外學校一直堅定不移地探索差異化、國際化化辦學之路,致力于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民族靈魂和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世外國際教育,起步早,定位準,分類全,多年來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社會各界廣泛關注。04年率先被省教育廳批準為具有招收外籍學生資質的學校,06年被市委、市政府指定為境外人士子女定點就讀學校,為不僅為來肥投資興業、科教交流的外籍人士解決了子女入學的后顧之憂,也為中外學生創設了多元交融的國際文化場。同時,積極研發針對中國學生的國際教育項目,不斷引進海外優質課程體系,研發校本教材,充實豐富了國際教育的內涵定義。2009年,在合肥市政府及中銳教育集團大力支持下,率先開辦了安徽省首個小語種高中班——日語實驗班;經多年的研究積累,2015年德語實驗班破繭而出,世外小語種教學再次受到矚目;英語實驗班教學成果顯著,多名學子首次雅思考試即取得英美澳加等國大學的入學資質。莘莘學子在世外獲得更多的升學途徑,培養了國際視野,足跡遍布美國、英國、日本等國知名學府。
成績的取得非一蹴而就,點點滴滴,折射出世外人的智慧和汗水,凝聚成潛心辦好教育的赤子之心。國家教育改革的春天已經到來,永不止步的世外人,已堅定的踏上新征程,用腳步丈量生命,來年為社會交上一份更滿意的答卷!
10月22日,合肥市2015年普通高中教育教學工作會議在合肥十中新校區召開。合肥市教育局相關領導對2015年高中教育教學綜合評價做了分析報告,對獲獎的高中學校進行了表彰,并對當前面臨高考改革大環境下,如何做好高中教育教學工作,鼓勵高中的多樣化發展做了具體要求。
合肥市高中教學質量綜合評價從七個維度進行評價,包括高考成績、學業水平考試、學生特長表現、課程改革、教師專業發展、學生身心健康和校園安全。從2011年至今,在眾多學校的激烈角逐中,合肥世界外國語學校連續五年榮獲“合肥市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綜合評價三等獎”,這一成績在同類學校中是不多見的。
世外堅信,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一所好學校能夠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礎。作為市級示范高中隊伍里一所以多元化辦學為特色的學校,世外學校究竟為學生的求學涯注入了怎樣的正能量?
堅持素質教育,立德樹人潤物無聲
“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邵忠德校長介紹,世外堅持生活即教育,有效利用寄宿制學校特有的辦學優勢,寓養成教育于校園生活的各方面,潤物無聲營造良好育人氛圍。高中部通過研學旅行、磨練意志遠足活動、志愿者服務、模聯、社團建設、學生伙管會,通過十佳班級創建、社團建設等活動,培養學生主人翁意識,開拓視野,增強其社會責任感。近年來,世外學子的研學足跡已遍及蘇州,曲阜等歷史文化名城;健美操、羽毛球等社團培養出的優秀學子也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嶄露頭角,高三學子張希辰榮獲2015年省羽毛球競標賽單項雙打第一名;黃佳慧同學榮獲合肥市第四屆中小學生校園主持人大賽二等獎;高中健美操隊,在省市級健身操舞錦標賽,分獲大眾健身操高中組冠軍和健身操組特等獎;高中部志愿者隊伍,更成為校園內外一道流動的文明風景線。
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教學質量
倍受關注,關系萬千家庭和莘莘學子命運的高考,是衡量一所學校教學成果的永恒主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面臨高考重大改革的新形勢,世外不斷深化新課改理念,推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加強對考綱的研究,構建自主探究模式的“高效課堂”,推進教學模式創新改革,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教學質量。近年來,高考成績不斷刷新紀錄, 2015屆195人參加高考,一本達線52人,本科達線130人,本科達線率63.4%,位居合肥市同類普通高中前列。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專業化成長
世外以習總書記做四有教師思想為指導,抓好師德師風建設、首席、骨干、教壇新星評選、青藍工程,促進教師隊伍建設。高中部張永國校助有著如下闡釋——打造全員教研型團隊,構建高效課堂,以研促教;課外,結合寄宿制學校特點,關注學生成長,做走進心靈的良師益友。2015年,杜鮮衛老師獲市政府頒發的合肥市優秀教師獎,多名教師在課堂教學評比中獲獎。
堅持差異化、錯位發展,多樣化高中更“接地氣”。
《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 “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推進培養模式多樣化,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的發展需要。探索發現和培養創新人才的途徑。鼓勵普通高中辦出特色。“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是基于國情及教育發展實際,加速實現我國從“人口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滿足每個“不同潛質高中學生發展需要”的發展愿景。在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同時,應試、分數帶來的印記仍不可磨滅,激烈的競爭使許多學校的辦學理念、管理方式等日益趨同,學校過去積累下來的地緣性、文化性、個性化差異逐漸消解,在拼成績、輕能力的競爭誤區中,不僅磨滅了個體鮮活的差異性,也付出了犧牲學生個性發展的巨大代價。世外始終認為,好教育的定義應當量身定制最適合學生自身發展的教育,最大化的發掘潛力,鼓勵個性發揮發展,培養創新能力。學校多年來積極提升生源質量,但如果完全按照省重點名校的教育教學管理思路,可能還是會讓學生“水土不服”。因此,世外走出了自己最“接地氣”的道路,結合辦學實際,在重視普通類升學的同時,因材施教,開展美術、聲樂、播音主持、表演編導等特長教育,適應不同學生的能力傾向,拓展成才渠道。2015年高考,一大批優秀學子從世外走進南航、中國傳媒大學、沈陽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等重點院校,開始描繪人生新的藍圖。
加速教育國際化步伐,滿足社會多樣化教育需求。
當前,合肥被納入“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范疇,成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這是合肥繼被定位為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加速建設“大湖名城、創新高地”征程中,再次迎來國家層面戰略新機遇。隨著經濟發展的加快,大量外來資本注入,急需培養一批精通相關外語、熟悉國際規則、適應未來競爭的人才;迫切需要更為細致、專業的優質教育環境,滿足在肥外籍人士子女及本國學生的國際教育需求。
為適應基礎教育國際化的發展潮流,滿足社會多樣化的教育需求,世外學校一直堅定不移地探索差異化、國際化化辦學之路,致力于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民族靈魂和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世外國際教育,起步早,定位準,分類全,多年來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社會各界廣泛關注。04年率先被省教育廳批準為具有招收外籍學生資質的學校,06年被市委、市政府指定為境外人士子女定點就讀學校,為不僅為來肥投資興業、科教交流的外籍人士解決了子女入學的后顧之憂,也為中外學生創設了多元交融的國際文化場。同時,積極研發針對中國學生的國際教育項目,不斷引進海外優質課程體系,研發校本教材,充實豐富了國際教育的內涵定義。2009年,在合肥市政府及中銳教育集團大力支持下,率先開辦了安徽省首個小語種高中班——日語實驗班;經多年的研究積累,2015年德語實驗班破繭而出,世外小語種教學再次受到矚目;英語實驗班教學成果顯著,多名學子首次雅思考試即取得英美澳加等國大學的入學資質。莘莘學子在世外獲得更多的升學途徑,培養了國際視野,足跡遍布美國、英國、日本等國知名學府。
成績的取得非一蹴而就,點點滴滴,折射出世外人的智慧和汗水,凝聚成潛心辦好教育的赤子之心。國家教育改革的春天已經到來,永不止步的世外人,已堅定的踏上新征程,用腳步丈量生命,來年為社會交上一份更滿意的答卷!
- 上一篇:2018年度餐飲服務量化分級管理
- 下一篇:2015年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