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世界外國語學校應急疏散演練方案
來源:校辦 作者:admin 發布日期:2014-05-13 瀏覽次數:8244
一、演練主題
發生火災、地震、空襲、爆炸和危及公共安全的突發事件等的應急疏散。
二、目的意義
通過實戰型應急疏散演練,進一步增強師生安全意識,提高逃生自救能力,在發生緊急情況時,能有序、迅速地安全疏散,確保師生的生命安全。
三、時間和地點
2014年5月12日在合肥世界外國語學校校內
四、參與人員
全校師生員工
五、組織結構和人員分工
1、成立急疏散演練工作領導小組
總指揮:邵忠德
副總指揮:何全勝、張永國、張小平、葉旭光
組員:吳琪琦、趙宇明、方仁武、唐蓉、魏君、朱曉燕、孟鳴、陳筱蕾、王卓言、李文法
全面負責演練活動的組織領導和協調指揮工作,同時落實每位成員在演練中的具體工作。
2、以應急疏散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為核心,分別下設組織協調組、宣傳教育與組織管理組、安全保衛組、后勤保障與醫療救助組。
(1)組織協調組:孟鳴。(負責演練方案的制定;演練信號發送、校內外的聯系與溝通,及時匯報突發事件處理的進程等。)
(2)宣傳教育與組織管理組:吳琪琦、趙宇明、方仁武、唐蓉、魏君及各班主任(負責演練前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指導學生在緊急情況下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自救,負責及時組織學生按照疏散路線有序撤離危險區域及演練的攝影、記錄、計時、總結。)
(3)安全保衛組:葉旭光、李文法、王卓言(負責治安保衛工作,布設演練場地,維護演練秩序,進入校園人員的監督,并協助救援人員進行救助。)
(4)后勤保障與醫療救助組:陳筱蕾、時永彪。(負責演練所需物資裝備的準備;負責在緊急情況下的安全通道的維護,檢查、恢復學校水電等后勤保障設施。負責在緊急情況下及時救助受傷人員;做好急重患者的搶救工作,向醫療機構求助,做好重傷員的治療;負責災后的疫情監控和現場消毒工作,防止傳染病發生。)
六、演練準備工作:
1、演練前宣傳教育(負責:宣傳教育與組織管理組)
向全校師生宣講疏散演練方案,讓師生明確演練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驟,熟悉疏散程序、疏散信號、疏散路線、疏散順序、疏散后的集合場地和時間要求等。
有針對性的組織師生學習安全知識,掌握避險、撤離、疏散和自救互救的方法、技能。
2、演練前師生身體問詢檢查與物資準備(負責:后勤保障與醫療救助組)
演練前要對師生身體情況做一次問詢檢查,凡有特異體質(先天性心臟病、癲癇等)的師生,演練前發燒、腿受傷等不宜進行緊張和奔跑活動的師生,要給予特殊考慮和安排。
提出演練經費申請計劃,根據需要購置或準備演練所需的裝備器材,如:胸掛式應急工作證和指揮員、安全疏導員標志,手電、應急燈、口哨、對講機、手持擴音器、醫療急救箱等。
3、張貼疏散線路圖和指示標志(負責:安全保衛組)
在每個教室、宿舍、辦公室內或門后張貼應急疏散示意圖,在教學樓、宿舍樓、辦公樓、實驗樓等場所疏導通道的適當位置張貼應急疏散示意圖和到達避險場的指示標識,避險場所應設置標有文字說明的指示標識、平面圖和疏散示意圖。指示標識、平面圖和疏散示意圖應當清晰完整、簡潔規范、美觀大方。準備好滅火器材、警戒線等。
4、加強協調宣傳工作。(負責:組織協調組)
演練前應向教育主管部門報告。根據不同演練主題,加強與公安、交管、地震、消防等部門的溝通協調,邀請專業人員到校指導,幫助學校完善方案,加強過程指導。可視情況通報相關部門和周邊單位,并通過廣播、網站、橫幅標語等方式,預告演練的時間、地點、內容,避免發生誤解、謠傳和恐慌,保證演練安全順利進行。
七、疏散路線:(附件一)
八、演練流程及應急措施:
1、火災發生后或者地震暫停后,需要進行疏散時,通過廣播持續發送疏散警報信號。
2、在教室、寢室等地點的教職工立即告知學生“按照疏散路線,快速疏散”,組織學生從前后門有序進行疏散,并且根據教室、寢室室等的位置,按照不同樓層,按指定路線向下疏散。
3、學生立即向避險場所疏散,要求:沉著冷靜,服從指揮;所有學生應做到快速、貓腰、護頭、掩鼻(遇到濃煙時,可利用衣服、毛巾或者其他可利用的東西捂住口鼻,并盡量降低行走姿勢,以免煙氣進入呼吸道。如果煙氣特別濃而使人感到呼吸困難,可貼近墻邊爬行,因為近地處往往殘留清新空氣);不擁擠,不推搡他人,不起哄,不高聲喧嘩,不爭先恐后,不拉手搭肩,不嬉戲打鬧,不彎腰拾物,不逆流而行;在擁擠的人群中,注意雙肘撐開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間保證呼吸;當發現自己前面有人摔倒了,馬上要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當自己摔倒時,應盡快爬起;當被踩踏時,要兩手十指交叉相扣、護住后腦和頸部,兩肘向前,護住雙側太陽穴,雙膝盡量前屈,護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臟器。
4、疏散引導組在第一時間趕到指定位置,引導疏散,指揮學生保持秩序,控制速度,逐次疏散。同時視實際情況可喊“大家注意腳下,防止滑倒;保持秩序,不要擁擠;注意保護頭部,小心墜物;有人摔倒了,大家小心;不要向回跑、不要撿東西”等提示語。幫助有困難的人員疏散。如出現擁擠摔倒等突發情況,負責疏散引導的老師應立即向指揮部報告,等險情排除后,再組織學生有序撤出。待學生疏散完畢后,方可撤離。
5、學生疏散到避險場所后,應按照班級形成隊列在指定位置站好,避免混亂。班主任或負責統計的人員進行班級、年級人員統計。安全保衛組在校園內巡視,維護秩序,應對其它可能的突發情況。后勤保障與醫療救助組檢查學生身體、心理狀況,進行臨時救治、心理疏導;檢查學校各項設施、物資等。完成后,各小組負責人及時向總指揮報告,并根據總指揮的指令采取下一步行動。
6、總指揮宣布演練結束。
附件一:各教學樓層疏散線路圖
教一、三、五樓疏散線路圖
教室 |
教室 |
教室 |
樓梯 (三層) |
教室 |
教室 |
一、演練主題 發生火災、地震、空襲、爆炸和危及公共安全的突發事件等的應急疏散。 二、目的意義 通過實戰型應急疏散演練,進一步增強師生安全意識,提高逃生自救能力,在發生緊急情況時,能有序、迅速地安全疏散,確保師生的生命安全。 三、時間和地點 2014年5月12日在合肥世界外國語學校校內 四、參與人員 全校師生員工 五、組織結構和人員分工 1、成立急疏散演練工作領導小組 總指揮:邵忠德 副總指揮:何全勝、張永國、張小平、葉旭光 組員:吳琪琦、趙宇明、方仁武、唐蓉、魏君、朱曉燕、孟鳴、陳筱蕾、王卓言、李文法 全面負責演練活動的組織領導和協調指揮工作,同時落實每位成員在演練中的具體工作。 2、以應急疏散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為核心,分別下設組織協調組、宣傳教育與組織管理組、安全保衛組、后勤保障與醫療救助組。 (1)組織協調組:孟鳴。(負責演練方案的制定;演練信號發送、校內外的聯系與溝通,及時匯報突發事件處理的進程等。) (2)宣傳教育與組織管理組:吳琪琦、趙宇明、方仁武、唐蓉、魏君及各班主任(負責演練前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指導學生在緊急情況下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自救,負責及時組織學生按照疏散路線有序撤離危險區域及演練的攝影、記錄、計時、總結。) (3)安全保衛組:葉旭光、李文法、王卓言(負責治安保衛工作,布設演練場地,維護演練秩序,進入校園人員的監督,并協助救援人員進行救助。) (4)后勤保障與醫療救助組:陳筱蕾、時永彪。(負責演練所需物資裝備的準備;負責在緊急情況下的安全通道的維護,檢查、恢復學校水電等后勤保障設施。負責在緊急情況下及時救助受傷人員;做好急重患者的搶救工作,向醫療機構求助,做好重傷員的治療;負責災后的疫情監控和現場消毒工作,防止傳染病發生。) 六、演練準備工作: 1、演練前宣傳教育(負責:宣傳教育與組織管理組) 向全校師生宣講疏散演練方案,讓師生明確演練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驟,熟悉疏散程序、疏散信號、疏散路線、疏散順序、疏散后的集合場地和時間要求等。 有針對性的組織師生學習安全知識,掌握避險、撤離、疏散和自救互救的方法、技能。 2、演練前師生身體問詢檢查與物資準備(負責:后勤保障與醫療救助組) 演練前要對師生身體情況做一次問詢檢查,凡有特異體質(先天性心臟病、癲癇等)的師生,演練前發燒、腿受傷等不宜進行緊張和奔跑活動的師生,要給予特殊考慮和安排。 提出演練經費申請計劃,根據需要購置或準備演練所需的裝備器材,如:胸掛式應急工作證和指揮員、安全疏導員標志,手電、應急燈、口哨、對講機、手持擴音器、醫療急救箱等。 3、張貼疏散線路圖和指示標志(負責:安全保衛組) 在每個教室、宿舍、辦公室內或門后張貼應急疏散示意圖,在教學樓、宿舍樓、辦公樓、實驗樓等場所疏導通道的適當位置張貼應急疏散示意圖和到達避險場的指示標識,避險場所應設置標有文字說明的指示標識、平面圖和疏散示意圖。指示標識、平面圖和疏散示意圖應當清晰完整、簡潔規范、美觀大方。準備好滅火器材、警戒線等。 4、加強協調宣傳工作。(負責:組織協調組) 演練前應向教育主管部門報告。根據不同演練主題,加強與公安、交管、地震、消防等部門的溝通協調,邀請專業人員到校指導,幫助學校完善方案,加強過程指導。可視情況通報相關部門和周邊單位,并通過廣播、網站、橫幅標語等方式,預告演練的時間、地點、內容,避免發生誤解、謠傳和恐慌,保證演練安全順利進行。 七、疏散路線:(附件一) 八、演練流程及應急措施: 1、火災發生后或者地震暫停后,需要進行疏散時,通過廣播持續發送疏散警報信號。 2、在教室、寢室等地點的教職工立即告知學生“按照疏散路線,快速疏散”,組織學生從前后門有序進行疏散,并且根據教室、寢室室等的位置,按照不同樓層,按指定路線向下疏散。 3、學生立即向避險場所疏散,要求:沉著冷靜,服從指揮;所有學生應做到快速、貓腰、護頭、掩鼻(遇到濃煙時,可利用衣服、毛巾或者其他可利用的東西捂住口鼻,并盡量降低行走姿勢,以免煙氣進入呼吸道。如果煙氣特別濃而使人感到呼吸困難,可貼近墻邊爬行,因為近地處往往殘留清新空氣);不擁擠,不推搡他人,不起哄,不高聲喧嘩,不爭先恐后,不拉手搭肩,不嬉戲打鬧,不彎腰拾物,不逆流而行;在擁擠的人群中,注意雙肘撐開平放胸前,形成一定空間保證呼吸;當發現自己前面有人摔倒了,馬上要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當自己摔倒時,應盡快爬起;當被踩踏時,要兩手十指交叉相扣、護住后腦和頸部,兩肘向前,護住雙側太陽穴,雙膝盡量前屈,護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臟器。 4、疏散引導組在第一時間趕到指定位置,引導疏散,指揮學生保持秩序,控制速度,逐次疏散。同時視實際情況可喊“大家注意腳下,防止滑倒;保持秩序,不要擁擠;注意保護頭部,小心墜物;有人摔倒了,大家小心;不要向回跑、不要撿東西”等提示語。幫助有困難的人員疏散。如出現擁擠摔倒等突發情況,負責疏散引導的老師應立即向指揮部報告,等險情排除后,再組織學生有序撤出。待學生疏散完畢后,方可撤離。 5、學生疏散到避險場所后,應按照班級形成隊列在指定位置站好,避免混亂。班主任或負責統計的人員進行班級、年級人員統計。安全保衛組在校園內巡視,維護秩序,應對其它可能的突發情況。后勤保障與醫療救助組檢查學生身體、心理狀況,進行臨時救治、心理疏導;檢查學校各項設施、物資等。完成后,各小組負責人及時向總指揮報告,并根據總指揮的指令采取下一步行動。 6、總指揮宣布演練結束。
附件一:各教學樓層疏散線路圖 教一、三、五樓疏散線路圖
|